全球疫情爆发以来,人们对口罩的需求量激增。由于需求量大,除了我们平时能接触到的口罩外,市面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口罩,N95,KN95型口罩,工业口罩,医用口罩等等,可能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初次听说,以前也从未接触,对于不同口罩在什么场景下使用,很多人也是一知半解。那么这些口罩都有何不同?我们应该怎么选这些口罩呢?口罩用完后又应如何处理?小编在这边文章中和大家科普一下。
想必大家对于N95和KN95口罩最为关心。其实,N95和KN95分别指的是美国标准和中国标准。其中,N表示不耐油,即不能防油性物质。95表示口罩对大于0.3微米的颗粒的过滤效率最低为95%,再说的通俗点,就是口罩内的颗粒浓度比口罩外的至少低95%。N95和KN95口罩内部有一层防菌布,这也是其起到防毒功能主要材料。
N95和KN95型口罩分杯型和折叠型,有带阀门与不带阀门一共4种类型。很多人对于选择有没有阀门这个问题上也有一定纠结。其实,口罩上的阀门主要是为了解决长时间佩戴口罩的人呼吸不顺畅而设计的。阀门是单向阀,吸气的时候关闭,呼气的打开。不带阀门的口罩将湿气和热量不易排出。因此,不带阀门的口罩是双向保护性,即保护个人也保护环境;带阀门口罩是单向保护性,即保护个人,但个人呼出的气体不经过滤便会排出。
N95和KN95的防护效果是一样的,对病毒的隔离作用是相当的,适用于密集接触新型肺炎患者的人群或置身于较高病毒浓度的人群。医用口罩一般不设阀门,且无菌级别更高,医护人员使用一般是每隔4小时需要更换一次。
KN95工业口罩同样也有杯型和折叠型,带阀门和不带阀门共4种类型。工业口罩的防尘效果也不错,对防范病毒也有一定效果,且一般会带有阀门,为施工人员长期佩戴考虑,同样适合普通人日常使用。普通人不在人群密集地,也不频繁接触病患的情况下可使用2-3天时间。
普通医用口罩适用于普通人日常出门使用,可阻挡飞沫传播,但本身没有防菌层,故在病毒浓度较高的环境下便没有防毒效果。一般这类口罩是一次性的,当内层潮湿便可能滋生细菌,故需定期更换。
还有一种普通的一次性口罩为棉布口罩,口罩孔隙较大,不能防毒防菌,是防护效果最差的,但也能一定程度上阻挡飞沫,总之有戴总是比没戴好。
现如今疫情较为严峻,大家佩戴口罩时应尽量遮掩好呼吸部位。口罩用完后还需要有正确地处理方式。大部分用过的口罩都算是医疗废物,使用完应适当销毁,再统一放到有害垃圾中。一方面是为了不让无良商贩二次利用,另一方面,戴过的口罩也有传播病毒风险,统一放置也便于处理。